top of page

1895年,馬關條約,台灣割讓日本,日本政府對台實施「工業日本,農業台灣」經濟策略,將台灣視為經濟作物重要供應地,將台灣農產品原料提供給日本,再由日本進口工業製品販售到台灣,當時大稻埕即扮演殖民地農工商品交換中心的角色。

 

行政區改制,大稻埕成為經濟中心。日治初期,大稻埕茶業貿易依然興盛,由於日商排斥洋行勢力,轉而以日本及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,大稻埕除了傳統茶產業,南北貨、中藥、布行等產業,因為台灣縱貫鐵路全線完成,更加蓬勃發展。但大稻埕為台灣本島人的世界,日本人劃為城外區,而積極建設城內(現今中正、信義區等),到日治中期,大稻埕與城內,儼然形成一個為經濟中心,一個為行政中心,日人將統治重心放在城內,刻意忽略大稻埕這個本島人的市街,也因此大稻埕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觀與生活樣貌。

 

1905年,日本政府訂定台北市區改正計畫,在大稻埕拆除危險髒亂街屋,開始設置公眾電燈,改建花園為永樂市場,1910年,大稻埕主要中南街道取直打通,拆除媽祖宮(現今慈聖宮),拓寬馬路,拆退舊有窄路兩旁民宅,規定騎樓寬度,倡導大正昭和型建築立面,引進十九世紀歐洲巴洛克式建築風格,外觀雕琢華麗,另外也有受到西方現代主義影響,建築立面採簡單線條。

 

1920年,日本人實施台灣地方區域改制,廢除由台北廳直轄的艋舺、大稻埕、大龍洞三區,改設台北市,大稻埕行政區劃分為港町、太平町、永樂町等。雖然在行政區上,大稻埕被裁廢,但未因此成為歷史名詞,在地居住的台灣人在生活上,依然習慣使用稱呼大稻埕。

 

大稻埕是台灣本島人的文化陣地。日本政府將建設重心放在城內,大稻埕則被劃分視為台灣人的本土社區,當時台灣社會菁英也都集中於大稻埕活動,許多商業藝文空間,例如波麗露、山水亭等,都是文人雅士出沒,談論時事及文化藝術的地方,後來還有台灣民眾黨、台灣文化協會、台灣民報等社團興起,成為台灣新文化運動胎動地。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