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荒地變聚落,聚落成市街。大稻埕最早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-凱達格蘭族「圭武卒社」所居之地,當時幾乎是一片荒地,住民相當稀少,少數漢人在這裡耕種水稻,並以食物向原住民交換鹿皮,以物易物,當時設立一個公共曬穀場,曬稻米用,農閒時則成為農產品交易的地方,因而得名大稻埕,曬稻米的廣場。

 

1851年,同安人林藍田為躲避海賊,從雞籠遷居大稻埕,在此落腳經商,連續建蓋三間商鋪店家,利用河運,商鋪從廈門香港等地運來貨物,換取米、茶、糖和樟腦等,再輸出到中國,小規模的貿易也就此展開。1853年,艋舺地區發生頂下交拼種族械鬥,敗北的福建泉州同安人大舉遷徙大稻埕,落腳定居,率領遷移的林右藻在此興建店鋪住宅,開始有市街風貌,為迪化街中街。建蓋城隍廟信仰中心,南街北街拓展完成。

 

1859年,中街居民集眾人之力,在下方(迪化街南邊)興建霞海城隍廟,成為住民生活重要信仰中心。商店沿街開設,南街逐漸成形,並開始向北街發展,迪化街北中南街逐漸成為密度十分集中的一條市街。1858年,英法聯軍之役後,中國與英國、法國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,天津條約,台灣開放四大通商港口,淡水為其一,1860年北京條約,加入了淡水上游的艋舺及大稻埕港口,許多洋商行及傳教士進入。開發茶葉、樟腦、砂糖等商品產業,大稻埕開始成為國際貿易轉運港口,尤其茶葉為當時大稻埕在國際上重要出口產業,台灣茶業走進商品化的市場道路,成為國際貿易大宗產業。

 

1885年,劉銘傳任台灣首任巡撫,鋪設鐵路,起於基隆,中間行經大稻埕(為現今台北大橋附近),並在大稻埕內廣建民宅,輸入壓路機修建道路及建設公共排水,引入馬車人力車等,還有電器燈照明設備,台灣開始進入現代化。1887年,劉銘傳整建市街,先後建設貴德街、六館街、千秋街等,定位大稻埕為洋人居住地,當時大稻埕富商李春生等也積極投資興建洋樓,租給外國商行使用,成為台灣最早出現第一棟西式洋房建築的地方。

bottom of page